1. 主页 > 问答

旅游产业化 评论员文章(2010年4月29日解放军报的评论员文章)

一、2010年4月29日解放军报的评论员文章***关于世博会的内容


旅游产业化 评论员文章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写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前夕

■本报编辑部

(一)

凭海临风,畅想百年。

经过159年的漫长旅程,比奥运会还要年长45岁,几乎游历过所有发达国家的世界博览会,终于第一次走进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世界选择了中国,中国真诚回报世界。面对即将到来的文明盛宴,面对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宽广舞台,国人充满了想象与期待——世博,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二)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了望世界的宽广视野。

世博会是一扇展示人类科技成果、洞悉人类文明走向的窗口。在其159年的历史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借此完成了或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洗礼。同样,透过这扇窗“睁眼看世界”,也曾是近现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浪漫而苦涩、崎岖而执着的梦想。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向全世界展出了蒸汽机等划时代的工业产品。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惊呼,世博会给英国带来前所未有的荣光。而此时,背负鸦片战争带来的创痛与耻辱、正一步步走向沉沦的清王朝,唯一参展的仅是12包手工制作的“荣记湖丝”。

同台竞技,高低立判。一些曾经令国人耳熟能详的手工品“金奖”,在巨大的马达轰鸣声中,变成聊胜于无的“安慰奖”。这种莫大反差的背后,是高度开放的工业文明对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压倒性胜利。曾经参观过伦敦世博会的马克思,对当时中国与世界的态势作出如此评价:“一个人口占世界1/3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而与此同时,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冒险者已开始了全球范围的扩张。”

惨痛的现状,深深灼伤了国人的心:从“中国睁眼看世博第一人”的文人王韬,到顶着“汉奸”恶名考察世博会的外交官郭嵩焘;从撰写《盛世危言》、首倡中国举办世博会的粤人郑观应,到代表清政府参加世博会次数最多的工商巨子盛宣怀……一批批放眼向洋的先行者们,打破世博会是“奇巧淫技”的歧见,矢志通过世博会,为闭关锁国百余年的苦难民族,寻找重新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契机。然而,囿于封闭的环境、陈腐的观念、衰微的国力,先行者们的呐喊只能化为历史的咏叹。

奋争百年,沧海桑田。

今天,当我们伫立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笔题名的南浦大桥之上,放眼浦江两岸,一座蔚为壮观、荟萃人类文明精华的世博园已然崛起。上海,这座1843年在列强的枪炮声中被迫开埠,见证了中华民族无数艰难坎坷、兴衰起伏的传奇之城,正以其飞速发展、海纳百川的独特魅力,成为太平洋西岸的一颗璀璨明珠。

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感慨,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20年的浦东开发,让浦江两岸实现了惊天巨变,从而托举起上海世博会精彩纷呈的舞台。

与筚路蓝缕的先辈相比,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一刻,我们也更加真切地体味到,对于一个昂首行进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民族而言,时刻保持“睁眼看世界”的了望姿态,时刻保持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是多么可贵。

(三)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感受文明成果的激情体验。

1893年,年仅13岁的盲女海伦·凯勒,用手触摸着“参观”了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我会把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因为在那里,会有世界的光明,会看到世界的未来和希望。

从初夏到深秋,一段充满希望、孕育未来的文明旅程即将在上海展开。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184天里,创历届世博会参展纪录的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在黄浦江畔方圆5.28平方公里的地球村里,共同展开对于人类未来的多元思考与无尽想象。

在这场盛大的嘉年华中,将有超过7000万的全球观众亲临现场。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人,这一次不用跨出国门,就可以一览世界文明的精华,这是何等的幸事,何等的畅快。

作为人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以宽广的平台,融人类文明成果于一体,并伴以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富有魅力的各式建筑,将各种技术交流、学术探讨、旅游观光、娱乐消遣,集中在一个日常难以体验、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里,俨然一场多彩多姿的“地球秀”。

交流、沟通、对话、合作,这正是世博会的独特魅力所在。世博会期间,除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展示,现场还将有20000多场来自世界各国的文艺演出,平均每天都将超过百场。在这里,人们欣赏的是不同的文化遗产,寻觅的是共有的人类文明,解读的是穿越时空的历史智慧,抒发的是和谐共享的人文情怀。一句话,世博会所守望的,正是我们期冀的美好精神家园。

如同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所言,与奥运会相比,世博会有着更广泛的参与性。它是一个文化活动、娱乐活动,每个人都可以亲身参与到世博会的活动中去,不仅触及人的躯体,更深入人的情感。

(四)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推动发展的难得机遇。

世博会从来都是推动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因而一直备受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青睐。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先后举办过17次世博会,其举办世博会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美国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百科全书。与中国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韩国,也是通过举办世博会,助推了国家整体实力的腾飞。刚刚迈过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中国,同样需要这样一个推动持续发展的宝贵契机。

“机遇共抓、资源共享、主题共演、活动共办、声势共造”。纵览世博会历史,其经济“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可以想见,它不但将改变上海的面貌,还必将有效推动上海周边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以上海为辐射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世博会的强力推动之下,区域经济发展将再获新动力,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版图内更为重要的一极。

举办世博,利在眼前,功在长远。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博会早已不再是单纯展示各个国家物质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的平台,其主题逐渐“务虚”,开始聚焦于全人类的共有命运与未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届世博会在历史上第一次设置城市主题,正是契合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当前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文化的积淀和财富的聚集。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史。19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化的步伐尤为迅疾——1800年,全世界仅有2%的人口住在城市;1900年,这一比例达到13%;今天,全世界已有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处在应对城市化挑战的最前沿,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3%左右。

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文化摩擦等“城市病”日益凸显,人类的焦虑与日俱增。数据显示,今天的城市消耗了全球能源的四分之三,并释放了全球80%的温室气体。从1950年到今天,是人类近2500年来最热的一段时期。事实证明,以高能耗、高污染,牺牲环境为代表的旧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如何在确保各个国家发展权的同时,找到和维护属于全人类共有的利益交集,完成从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的艰难转变?去年,来自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围绕低碳、减排等一系列深刻影响人类前途命运的议题,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进行了艰难的磋商。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纷纷扬扬的争执声中,低碳理念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上,来自全球的有识之士将再次汇聚一堂,相互交流、探索各国的城市建设智慧和人类未来发展之路,共同描绘人类“绿色未来”的行动图。从世界前途命运的视角审视,世博会不吝于又一次低碳理念的全球总动员。

这样一个智力激荡的思想盛宴,对正致力于城市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而有尊严生活的中国来说,无疑将从中受益良多。

(五)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创新求变的深刻启示。

世博会是人类创新征程上的驿站,生动记录着人类对于促进自身发展进步的执着理念与不懈追求。一部世博会的演变历程,就是人类社会不断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崇拜物质走向崇尚科学的创新的历史。

“一切始于世博会”。近百年来,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和最好的科技产品,几乎都是通过世博会,被迅速推广到全世界,并引发新一轮的学习、竞争和进步。

如果说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埃菲尔铁塔的横空出世,标志着钢铁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到来;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意味着高碳时代的降临;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原子球”雕塑的时代启迪,吹响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号角;那么本届世博会上,大量以“绿色、环保、节能”为标志的创新建筑、创新产品,则宣示着人类社会“低碳时代”的揭幕。

能否看清明天会发生什么,将决定下一步是成功还是失败。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法则告诉人们,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往往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具备前瞻眼光与创新能力。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当代中国,正行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上。走进本届世博会,“低碳”亮点俯拾即是:采用最先进循环式呼吸孔道技术的日本馆,号称“会呼吸的展馆”;有着“21世纪绿色光源”之称的半导体照明,被集中使用于园区景观灯和城市最佳实践区;实现“零排放”的新型氢能源车、超级电容车,穿梭在各个场馆……这是一次创新的展示,更是一次创新的竞赛,谁最善于从中吸取最新的理念、最多的成果,谁就将在破解人类发展的难题中占得先机。

令人欣喜的是,世博会上展示的创新成果离我们如此之近,不仅可感可知,而且可触可摸。可以想象,这对于提升我国公众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热情,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推动!我们期待,在上海世博会的引领下,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能成为科技进步的乐园。

(六)

世博,将给我们带来虚怀若谷的谦和心态。

在成功举办“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后不足两年,规模盛大的世博会来到中国。美国《洛杉矶时报》感叹,将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如果不是全世界最棒的展会,也肯定是最大的。

中华民族历来奉虚心好学为美德。回顾中国打开国门,重新走向世界以来的坎坷进程,从艰难的蹒跚起步,到逐渐发展起来的自信从容,不变的始终是谦虚进取、和而不同的朴素情怀。如果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味着在政治上融入世界;加入WTO,意味着在经济上融入世界;那么举办世博会,则是中国从文化上融入世界的又一次真诚尝试。

上海世博会,未开幕便在规模上创下若干历史之最。然而,作为东道主,我们没有自鸣得意的资格。面对即将开幕的盛会——

我们这样理解,人其实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一个人看世界越辽阔,他对自己内心的确认和发现就会越深刻。世博会把一个浓缩的世界送到我们面前,它凝聚着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智慧和精华。对此,我们心怀谦恭、充满期待;

我们这样理解,世博会也是“聚宝会”。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举办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也是近距离地对话优秀文化、向各国学习的重要契机。我们愿当“吸水的海绵”,汲取世博会的养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我们这样理解,无论是举办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面对世界的选择,我们勇于承担一个成长中大国应有的责任,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和锐意创新的精神,与国际社会一道迎接挑战、戮力合作,为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献策献力。

我们这样理解,内敛往往比张扬更有力量。我们愿意以世博为舞台,以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品质为镜,滋养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品格。

我们这样理解,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和积极进取精神的上海,才是世博会上最大的展馆,我国国民的素质才是世博会上最重要的展品。以“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为理念的世博会,必将通过中国人民的真诚实践,赢得世界的掌声。

(七)

百川归海,波翻浪涌。猎猎海风中,世博会大幕正徐徐拉开。

一年多前,北京奥运会刚刚闭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设经验、传播城市发展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探索新的更美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一年多来,中国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庄严地履行了所有承诺。

在全世界的共同期待中,一段184天的文明旅程已经铺就。在世博园这座浓缩的地球村里,我们都是主人。我们希冀沟通心灵、凝聚信心、汇合共识,携手跨越国度、种族、文化的界限,共同建设全人类共有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在全人类的共同瞩目下,一座面向未来的了望塔已经矗立。在世博园这座浓缩的地球村里,我们都有责任。我们希冀在黄浦江畔迸发的思想火焰、催生的创新激情、交融的文明成果,能如高擎的火炬,照亮全人类共有共建共享的光辉前程!

二、旅行社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


旅游产业化 评论员文章


一、旅行社企业文化的内涵

旅行社是整个旅游业中最具有活力与能动性的一个行业,但随着旅游服务市场的扩展,行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各旅行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因为旅行社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必将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据〈〈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指出,世界500强之所以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用企业文化给自己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同样,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是保证旅行社胜出的重要法宝。

旅行社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遵循的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的目标、经营的方针、管理机制、服务质量、社会责任、品牌诚信、员工的素质等方面的总和,它是旅行社个性文化的根本体现,惯穿于旅行社发展战略、经营管理之中,是旅行社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旅行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夯实基础,提高物质文化水平

旅行社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上层”的理念,但是必须以物质为基础为载体。旅行社的物质文化是由旅行社的员工创造的旅游产品和物质设施等构成的一种表层文化,它主要包含旅行社的线路设计,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象征物、纪念品,宣传的标语、文字、音像、图片资料,以及员工的衣着、企业的建筑物等。直接外化的反映了一家旅行社的总体特征。企业物质文明的首要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旅行社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与否的直接依据就是旅行社的员工创造的旅游产品是否合格或者说优秀,而对旅游产品最具发言权的便是旅游者。要创造出优秀的旅游产品,必须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让旅行社的名称更响亮,应遵从简短明快、有独特性、易读易记、富有艺术性和形象性等方面来给旅行社名称命名。其次,要按照旅游企业CIS,即企业识别系统的要求,对旅行社的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等应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二)加强旅行社企业管理,突出强调以“服务、诚信、个性”为主题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为本、服务致上”是中国国际旅行社奉行的经营理念;中国旅行社坚持的质量方针是:“满足顾客需求,经营诚实守信,品质凝聚人心”。对于广大旅行社来说,应该突出强调以“服务、诚信、个性”为主体的经营理念。服务性是旅行社的基本工作特征,其提供的旅游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其提供的是一种与旅客的经历、感受等息息相关的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在服务过程中,注重诚信、提倡个性,亮出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服务方式,让旅客感受到在接受服务、享受旅行中,不仅收获了景点视觉,更收获了该旅行社独特的企业文化。

(三)提炼旅行社的核心价值观

旅行社是整个旅游业中最具有活力与能动性的一个行业,旅行社将旅游业中的“游、购、娱、吃、住、行”六要素有机地连接起来,全面盘活了整个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其提供的旅游服务与游客的人身经历、心理感受等息息相关,所以旅行社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认真研究自身的经营状况及旅游业的发展前景,通过分析研究,提炼出旅行社的价值观体系,总结出可以促进并保持旅游企业长足发展的企业理念,特别是旅行社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以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旅行社当把优质的服务和品质作为企业的理念,全面提升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四)重视品牌效应,提高企业形象

品牌经营是旅游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利器。消费者的感性消费呼唤品牌经营战略。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与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它的显著特点是不可储存性、无形性和异地消费性,这就决定了旅游企业需要通过品牌形象向消费者传达积极的、实在的感受。旅行社品牌,是旅行社为了识别其旅行社或产品,并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所用的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品牌的外形要素通常由名称、标志和商标组成,而品牌的内涵要素则是旅行社经营理念、经营方针、经营方式、服务理念、服务特色、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有机组合。

重视企业形象(CIS)设计和提高,通过优质、诚信的服务,通过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员工和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素质,提升市场竞争力。把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发挥它的最大价值,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接待工作本身是旅行社员工积累经验和增长见识的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在旅游活动和接待工作中也会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挑战,因此每个人在工作中不断会有新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学习、总结与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旅游淡季或某个必要时段,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对员工进行操守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大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知识素质、职业素质),员工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应变能力,这样员工在追求职业成长和发展方面的期望就高。从而提高整个旅行社的服务质量。

三、出境旅游市场到底蓬勃兴旺标志着什么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旅游支出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中国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超过许多国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外交事业到经济产业再到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功能逐渐丰富,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市场欣欣向荣,旅游日益成为中国人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志,成为今日中国与世界更加自信对话的窗口,也是世界认识现代中国、开放中国、文明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途径。

1949年和1954年,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的厦门华侨服务社和以接待访华外宾为主的中国国际旅行社先后成立,负责安排华侨及访华外宾的食、住、行、游等事务。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旅游业作为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承担着民间外事接待的功能。1979年,改革开放春风拂面,邓小平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

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并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内旅游逐渐起步,并不断发展壮大,从增加外汇的单一功能向促进国民经济和增加就业等多种功能转变。发展至今,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进入新时代,中国旅游发展把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需求放到重要位置,成为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回首上世纪80年代,乘坐绿皮火车,吃着自带的干粮,去心仪的旅游景点和地标建筑合个影,还只是属于少数人的奢侈享受。而今年中秋,共计1.05亿人次乘着高铁、飞机或是自驾车,举家出行,奔向天南海北,遍览祖国河山。中国旅游业的兴旺发展,背后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亦可见中国百业兴旺。曾经,首都北京仅有约5000间客房,如今,旅游住宿设施遍及全国城乡,仅星级酒店就有近1.4万家;交通条件更是今非昔比,最初北京首都机场只有一个T1航站楼,如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即将正式通航;曾经,人们出远门需怀揣介绍信,如今,人们仅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即可下单全球范围内的机票、酒店、门票和办理签证等。

中国对外开放,旅游先行一步。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向海外游客敞开了大门。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大好山河的旖旎风光、新中国的经济成果……对于海外游客而言,中国的一切都充满了吸引力。1976年,北京一年接待外宾不足2万人,1980年猛增至28万人。那时,许多来京旅游的外国游客甚至需要住到河北涿州、天津,甚至江苏南京。邓小平曾提出,到20世纪末,旅游业每年为国家赢得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1994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达73.23亿美元,《人民日报》在一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托起这一轮朝阳——祝贺我国旅游创汇突破70亿美元》。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至关重要的入境旅游市场。来华感受现代经济发展的脉搏、看一看当代中国人的新生活,成为中国吸引外国游客的魅力所在。

关于旅游产业化 评论员文章和2010年4月29日解放军报的评论员文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旅游产业化 评论员文章


声明 :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以及网络,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i084881@163.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