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房设计中首先需要控制房间的距离,之后就是电源及布线系统的使用规范,为了让大家了解机房的设计要求,下面对其做出了详细介绍。
第一:房间间距问题
在目前电力系统运行的计算机机房中,房间间距的共同特点是:空间大、窗户多、门窗密封性差。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机房的设计遵循了传统住宅“宽敞明亮”的设计原则。因此,机房除了放置必要的设备外,空间更为宽敞,办公桌、数据柜等也都设计并摆放在机房内。门多为铝合金推拉门,间隙很大。他们设计了几个窗户,以采光为主。
实际上,机房是设备运行的场所,其功能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设备的运行环境。在计算机房中,房间的热量和辐射会降低,这必然会导致热量和热量控制的降低。这些都不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电源及其布线系统
照明及设备用电
照明和设备之间没有分离。通常,在机房配电开关箱内放置三相四线电缆。各房间照明、插座的用电根据用电容量均匀分配至三相开关。设备的功耗只能从这些三相开关中获取。这种情况下,设备与照明共用,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设备投运后,操作人员必须将另一根电缆接入主开关,这是不规范的,造成了二次劳动的浪费。
电源布线
供电线路多采用墙埋暗线,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电线埋在墙上,虽然很漂亮,但失败的几率会增加。最有可能的故障是漏电和短路。如果电线质量和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情况会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很难检查,甚至无法检查,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布置电源线。由于机房是设备运行的场所,不必过多考虑美观问题,因此电源接线应采用明线结构。
维修插座
操作人员在现场处理故障和测试设备时,必须使用电源插座。但是,大部分机房没有专门的维修插座,给操作人员带来很大不便。有时,甚至需要将电缆临时放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连接电源。设备附近应增加维修专用插座,插座应为标准的二、三插座。